2021,奉上
写之前去翻了一下 2020 ,2019,2018。
回顾自己的年度总结,还感觉挺有意思的。说说 21 年吧。
今年是换工作之后“常规”懈怠的第一年,能干且干。不过主动接了个有一点技术深度的包大小的任务,学习了底层的编译和二进制文件相关的知识。这是这一年自己遇到的最大的难题。
高级开发语言 → 编译 → 汇编 → 二进制文件 → 操作系统
这里作为一个年度任务就是继续深入了解,这条链路上的每一部分。之前的想法 22 年的重心其实是会放在研究小程序为主的前端和与之相关的后端,也就是扩展为主要。但是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,觉着继续深入的选择会对自己之后的规划有更高的收益: “Depth Year” 深度年,用一整年的时间去深入而不是更广泛的探索。误打误撞进入了客户端这个 IT 里的夕阳品种,换一个品类是一个常见的选择。但是以几年客户端相关的技术不断推新,让我觉得 iOS 又行了。
(这里应该上个 iOS 摆地摊配图)
第二件事是终于等到调薪了,毕竟蚊子肉也是肉啊
第三件事是有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周期。上一轮开启因为疫情的关系,基本没有工作和学习时间冲突的情况,因为根本没有活干。这次不行了,互联网公司的高速迭代是软件公司所不能比的。所以最近还是在平衡这两部分的时间分配。
过去上学的时候,经常能听到类似于清华北大学霸详细课表,课表上的安排甚至以分为单位划分。又比如牛津哈佛大学的学生在 B 站里的一天 vlog 里,学几个小时专业课太累,换个高数做做题放松一下。我也不能理解,直到我给自己列一个一周的提醒事项
然后我就理解了这些课表,以及换高数作业这些神级操作。
首先,我把在工作中穿插和工作后的娱乐都归到了工作这个部分的时间里,所以与之对应的就是学习的时间。在一开始平衡的时候,会出现下班之后只有娱乐(工作部分时间),和只有学习(学习部分时间)。这和松弛有度的学习工作是背道而驰的。而且在学习的时候,也经常的不知道学什么,算法,数据,计算机系统,编译原理等等。
后来就摸索出类似于课表的东西,先把所有要学的按照单次学习的体量分配出去,大概在 2-3 小时。然后在实践过程中在慢慢调整。一天中的学习任务一般为两个,正常来说一个任务一小时,除非当天遇到的算法题是他妈的困难题,一晚上都能干出去。
“课表”的作用,从列好之后就很明显。减少了虚无的战略思考,增加了实际的战术执行。所以另一个年度任务就是执行好自己的“课表”。
最后一件事是公积金。这俩天看了一眼公积金,发现其中的一半是换了工作之后的一年多给的。
所以这些都让我想做减法而没有做加法。
“灾难总是接踵而至,这才是世间常态”
这是我微信里的个性签名,来源是海贼王里索罗一角的台词。搭配上这段来自一个博主的(部分)微博。
今年的生活有些许的曲折
只不过
后来的生活是会更好,还是更糟
谁知道呢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